2017国考常识备考:成语俗语里的哲学原理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明人的知识构成不同,对同一对象的反映和理解会有所不同。「先入为主」指出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受到原有知识结构的影响。「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等成语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掩耳盗铃」、「画饼充饥」等强调主观感觉决定客观存在,否认事物的客观性。
掩耳盗铃,意思就是,捂着自己的耳朵偷铃铛,以为别人就听不到了。说明道理是,做什么事情不要骗自己。跟此处无银三百两是一样的。刻舟求剑,字面意思,宝剑是从这里掉下去的,就在船上刻个记号,过后再沿着记号找。说明的道理是,凡事都是有变化的,不是一成不变的。
【答案】:D 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A项正确,题干中“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意思是在没有米的条件下,手艺再好的女同志也无法完成烹饪。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内容来自于客观世界。
违背了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试图以主观愿望代替客观现实。又如,“画饼充饥”、“望梅止渴”、“郑人买履”、“削足适履”等,亦属此义。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明了意识正确与否,与一个人看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有着直接的关系。又如,“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等,也是这个道理。
很多俗语常常被用来考察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不少考生感觉有难度,建议大家不妨平时多多积累,多多总结。下面就是俗语及解析,大家注意。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解析:这个成语说明了人的能动作用受客观条件制约。知人知面要知心解析:这个成语比喻感性认识需要上升到理性认识。

2017考研常识:历史学专业课试卷内容与题型结构?
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 分钟。答题方式 闭卷,笔试。试卷内容结构 中国古代史 约30 中国近现代史 约20 世界古代中世纪史 约20 世界近现代史 约30 史学理论和史学史、历史文献学、历史地理学、专门史等方面的内容将有机地体现在以上各部分之中。
熟悉记忆:根据试题,要求考生联想所熟悉、记忆的有关中医药学基础理论、诊法辨证、常用药物和方剂的效用特点、配伍运用,以及临床常见病证的辨证论治规律等知识, 运用科学、明晰的中医学术语,准确地表述其概念和基本原理。
对历史学知识点进行复习 ,重在基础 就试卷考察的内容而言,三年来,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部分内容趋于均衡。2002008年的历史学试题偏重于政治、经济内容,而思想文化方面的内容大概占了总分的10%左右,2009年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部分内容基本上趋于均衡,思想文化内容大概占了总分的20%多。
试卷分布 本试卷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总题量180道小题,分ABX三种题型。在试卷内容结构上分为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各占50%。若按考试比重,一次排序如下:内科学、生理学、外科学、生物化学、病理学,数据表示依次为:30%、20%、20%、15%和15%。

2017年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专项试题及答案2
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第一部分常识判断(共25题,借鉴时限15分钟)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请开始答题:甲乙两家是邻居,甲家在距乙家地基2米处种有一棵大树。每逢刮大风,风便会将这棵树的一些大树枝刮落到乙家房屋上。
您好,领学网为您解常识判断考试内容包括:社会科学: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 艺术 、历史学、管理学、政治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社会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等;自然科学: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地理等、时事政治世界国内重大事件。
根据公务员行测考试大纲:常识判断主要测查考生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重点测查对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基本素质等,内容一般涉及国情、社情、政治、经济、法律、历史、军事、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
省公务员考试行测部分比较难的试题:1)常识判断:这部分内容涵盖法律、政治、经济、人文、科技等多方面常识内容,这要求考生平时要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多看报看书,多了解生活中的一些常识,这样在答题的时候才能快速准确的反应。最难的为资料分析和言语理解,分值高、题目多,又需要大量时间去进行做题。

2017考研常识:经济类联考试卷内容与题型结构?
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不允许使用计算器。
试卷结构 数学基础(70分);逻辑推理(40分); 写作(40分)。试卷内容 其中数学部分为高等数学,写作两篇分别为论证有效性分析和论说文。考试特点 ①数学是高等数学部分,与数学三难度相当;②逻辑推理和写作类似于公务员考试。
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试卷满分为150分;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试卷满分为200分。两者考试时间均为180分钟。396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分值分布为:数学基础70分、逻辑推理40分、写作40分;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分值分布为:数学基础75分(有两种题型:问题求解45分;条件充分性判断30分)、逻辑推理60分、写作65分。
在高等数学中,理工类(数一数二)要考微积分的物理应用,而经济类(数三)相应的内容则换成了经济学应用;另外,数学一 对多元函数微积分要求较高,在这一部分比数学二和数学三多了三章的内容,多出的内容大约占数学一高等数学的20%;最后,数学二相对数学三和数学一还少考级数这一章。

2017年成人高考专升本《艺术概论》第一章知识点
艺术创造、艺术传播、艺术鉴赏等艺术活动有其特殊的原理、原则和方法等,艺术内部可以区分为不同的范畴,艺术外部有与艺术活动密切相关的文化因素和其他社会因素。艺术活动本身、艺术活动的范畴、规律、原则、方法等都是艺术概论的研究对象。
考点1 艺术概论的研究对象 艺术概论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的艺术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概念、范畴、理论和方法等。考点2 艺术概论的学科性质 艺术概论是一门研究艺术活动基本规律的学科,是阐述艺术的基本性质、艺术活动系统以及艺术种类特点的科学体系。
《艺术概论》科目考试内容及要求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入思考艺术活动发生、发展及运行的基本规律,认识与掌握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艺术科学理论体系。了解艺术概论学科的基本构成,包括艺术活动、艺术种类、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接受等。
成人高考专升本各科类统考科目为政治、英语和一门专业基础课。文史类:政治、英语、大学语文。艺术类:政治、英语、艺术概论。理工类:政治、英语、高等数学(一)。经济管理类:政治、英语、高等数学(二)。法学类:政治、英语、民法。教育学类:政治、英语、教育理论。
电影艺术作品中,涵盖了多个时期的经典之作,让我们一起赏析。首先是1937年的《十字街头》,沈西苓导演的力作,赵丹和白杨的精湛演技使之成为银幕情侣的典范。影片描绘了30年代青年的苦闷与斗争,艺术手法成熟,喜剧元素吸引人。

2017考研常识:全国统考和联考考研科目?
〖Ⅰ〗、第一天上午思想政治理论、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第一天下午外国语 第二天上午业务课一 第二天下午业务课二 第三天考试时间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 每科考试时间一般为3小时;建筑设计等特殊科目考试时间最长不超过6小时。初试方式均为笔试。
〖Ⅱ〗、【专业目录】标示的初试科目代码:10199;202020204;3030303030313131313139398;40414149498都是统一命题,即属于全国统考或联考,其他代码的科目则是各个招生单位自主命题。
〖Ⅲ〗、在研究生入学考试报名的时候,需要选取初试科目,考试课前面一般标有序号①②③④,序号③即为业务一,序号④即为业务二。考试顺序一般也是这样安排的。
〖Ⅳ〗、考研是全国统一考的,全国同专业试卷不一定是一样的,其中:法硕、西医综合、教育学、历史学、心理学、计算机、农学等属统考专业课;其他非统考专业课都是各高校自主命题。考研科目 共四门:两门公共课、一门基础课(数学或专业基础)、一门专业课。两门公共课:政治、英语。

2017考研常识:什么是GCT考试?
GCT考试内容包括语言表达能力(语文)、数学基础能力(包括初等数学,一元微积分,线性代数等)、逻辑推理能力(类似于GMAT)及外语运用能力。GCT考试主要是针对在职人员。
GCT的英文名称为 Graduate Candidate Test ,简称“GCT” ,翻译过来是叫做: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也就是说GCT只是一种考试的名字,经常有人会把它与MBA、MPA相对比,后者是专业,它们之前是完全不是一个概念的,这一点大家需要注意一下。
GCT是工程硕士学位统一组织的入学资格考试。GCT的种类:工程硕士、农业推广硕士、兽医硕士、风景园林硕士、汉语世界教育硕士、翻译硕士、高校教师、中职教师。在职研的相关信息可借鉴天津在职研究生网,上面的信息比较全面。
工程硕士学位统一组织的入学资格考试(英文名称为GraduateCandidateTest,简称“GCT”) “GCT”考试的前身为“GCT-ME”(Graduate Candidate Test for Master of Engineering)考试,它是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入学资格考试。
工程硕士分为全日制工程硕士和GCT工程硕士。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它与工学硕士学位处于同一层次,但类型不同,各有侧重。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在招收对象、培养方式和知识结构与能力等方面,与工学硕士学位有不同的特点。
报考GCT(在职)工程硕士研究生的条件? 关键词:学士学位或本科学历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在职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人员,或在学校从事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教学的教师可以报考:1)20年7月31日前获得学士学位。2)20年7月31日前获得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发表评论